资讯 抖音宣布严打七类违规短剧,深度解读广电总局短剧治理政策
首页 资讯 电影资讯 抖音宣布严打七类违规短剧,深度解读广电总局短剧治理政策

抖音宣布严打七类违规短剧,深度解读广电总局短剧治理政策

11月16日消息,抖音发布打击违规微短剧公告,将对违规短剧进行严厉打击。

抖音表示,平台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部分微短剧小程序含有不良价值观导向、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部分账号涉及推广违规微短剧或大量发布同质化微短剧内容以博取流量。此类内容和行为严重破坏平台健康生态,平台将进一步规范微短剧类内容传播秩序,并持续治理违规内容。

对此,抖音提出,微短剧及其推广内容、行为需符合以下要求:

不得含有宣扬不良价值观、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鼓吹炫富拜金、渲染贫富对立、大肆描写不正当婚恋观;

不得含有色情低俗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隐晦或直接表现性挑逗、性行为;

不得宣扬涉黑涉暴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宣扬以暴制暴、极端复仇的心理和行为,渲染血腥暴力,鼓吹黑社会犯罪;

不得发布劣质翻拍、恶搞、丑化民族英雄、历史人物以及经典文化作品的内容;

不得含有故意审丑、制造猎奇噱头等博眼球的内容;

不得含有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的不安全行为、违反社会公德行为、不良导向行为的内容;

不得通过大量发布同质化的微短剧内容不当博取流量。

对于存在以上违规内容和行为的小程序或账号,平台将引导整改。拒不整改的,将对违规的剧集、视频和账号进行处置,处罚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下架违规剧集、删除或屏蔽违规内容、对违规账号禁言或封禁等。

近期抖音已累计下架小程序内违规微短剧119部,处置违规推广微短剧的抖音账号1188个。

部分违规微短剧及账号公示如下:

图片

抖音表示将持续加大对违规内容和小程序的排查治理,对违规内容和行为零容忍,并呼吁广大网友一起监督,积极投诉举报违规微短剧及违规推广微短剧的行为、内容及账号。

抖音倡导和鼓励微短剧创作者、广告主、小程序运营方积极制作和推广优质微短剧,避免发布和宣传违规低质微短剧,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行业环境。

这是目前短剧行业最大流量平台对外发布的严打公告,快手在前天发布了公告。

快手已开始严打违规短剧

快手14日晚间发布了针对违规微短剧类小程序的专项治理公告,下架了10余部违规微短剧。

快手在公告中表示,平台一直致力于积极引导小程序行业朝着合规、合法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为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维护良好的网络视听环境,平台加强对微短剧类小程序巡查,持续从内容、审核、运营等方面开展治理。

近期,平台巡查中发现,部分微短剧类小程序发布违规内容,违反《小程序运营规范》要求,扰乱平台健康的生态环境。根据社区规则,共下架违规微短剧10余部,同时对发布违规内容的午夜***剧、达达***地等13个账号根据违规程度分别予以相应处罚。

部分违规微短剧公示:

图片

快手表示,平台鼓励创作者创作正面、积极的网络微短剧,合规运营微短剧类小程序。同时将针对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违规内容的微短剧,持续进行严厉打击。

抖音和快手的严打行动,可以看做是积极响应广电总局即将开展短剧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始。

广电总局再次开展一个月专项治理工作

昨天,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广电总局多措并举 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公告,宣告将对时下大热的短剧进行治理。

公告先是回顾了过去一年中的3个月专项整治工作和常态化治理情况。

在2022年11月下旬开始的专项治理中,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计1365004集,下架含有违规内容的小程序2420个。

在专项整治结束后,短剧治理转入常态化。

从2023年3月至今,清理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35万余集(条)、2055万余分钟;分级处置传播低俗有害网络微短剧的小程序429个、账号2988个。

在接下来的计划中,广电总局表示将从7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

一是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

二是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

三是建立小程序黑名单机制、网络微短剧推流统计机制;

四是委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开展网络微短剧日常监看工作;

五是推动行业自律,互相监督,全行业共同抵制违规网络微短剧;

六是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加大违规网络微短剧处置和曝光力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取得立竿见影成效;

七是加强创作规划引导,继续打造精品力作。

其中,新腕儿经过分析认为,第一点、第二点和第六点对短剧行业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加快制定《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关系到内容创作的题材和方向,以及审核主体等问题。

研究推动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关系到准入资格和监管频率。

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专项整治,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

这就是对目前千篇一律的炫富、闪婚、穿越字眼进行非常细节的专项整治了。

在昨天的文章中,新腕儿曾谈到,根据目前官方媒体表态和播出平台的动作来看,未来一个月到年底将成为短剧行业的分水岭,如果播出平台方放任擦边题材上线播放,平台方的短剧自审自播权限可能将不复存在。

结合15日的公告,未来一个月,其实是监管机构留给短剧行业的自我整顿的时期。

如果依靠自我监督无法做到净化,那很显然短剧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更严格的规范。

啥叫自我监督呢?

这一个月时间,说白了,一方面是留给制作方、平台方、投流方和流量方重新去看自己过去的历史,有没有一些擦边、暴力、炫富、神鬼的题材,如果有,尽快清扫。

另一方面是看未来这段时间的短剧题材,是否还会被外界挑出毛病,是否有所收敛。

所以,未来这一个月,压力最大的应该是抖音、腾讯、快手和百度这样的播出平台。

根据谁获益谁承担责任的原则,播出平台是短剧行业最赚钱的环节,那么,短剧是否审核通过的开关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播出平台审核不严,放出一些有争议的短剧,那很显然就要承担责任。

目前的短剧播放规则是自审自播,所以,各种短剧从立项、编剧到承制,再到发行,时间极短,从自身利益考虑,播出平台肯定会想方设法让短剧尽快播出,但这根底线到底在哪里,接下来这一个月将十分关键。

如果不及时刮骨疗伤,如果不及时壮士断腕,那么失去的可能是整个森林。

快手已经在前天开始了自查自纠,下线了十余部违规短剧。

但播出平台天然的逐利性以及各家平台内部审核规则是否严格,都会让自审自播陷入矛盾之中。

在规范中减速成长,也许这就是短剧接下来要面对的现实。

过往狂奔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

最严厉的三种监管情况

那接下来最严厉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呢?

情形一、短剧备案制,播出平台不再具有自审自播的权利,所有短剧从立项到播出,都需要向监管机构申请备案。

情形二、短剧APP需要视听许可证。和寄生在流量平台的小程序相比,独立短剧APP毕竟是独立对外提供视频产品,需要视听许可证也很正常。短剧小程序如果也需要视听许可证,那最终播出方只能是流量平台了。

情形三、对短剧市场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动态调整,避免一窝蜂的运动式进场和重复建设。

如果在未来一个月,各家都很好的完成了专项整治,那这些最严厉的情形可能就只是停留在谈论阶段。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看爽剧看得越来越生气了?
下一篇
李连杰现身台湾宣传新书,幽默辟谣:我还没死

评论

共 0 条评论